班超(班超班固班昭关系图)
班超的历史资料
基本资料班超,字仲升。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。东汉名将,座驾:卷毛兽,兵器:冷血剑。成名经典: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” (原文: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)
班超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,不耻劳辱。他口齿辩给,博览群书,能够权衡轻重,审察事理。 [编辑本段]投笔从戎汉明帝永平五年(62),班超的兄长班固被召入京中任校书郎,班超和母亲跟随着迁居洛阳。由于家境贫寒,班超替官府抄写文书,维持生计。班超每日伏案挥毫,常辍业投笔而叹:“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研闲乎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?旁人皆笑之。班超说:“小子安知壮士志哉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!
于是,他就去找相者看相,相者说:“祭酒,布衣诸生耳,而当封侯万里之外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班超问其故,相者说:“生燕颔虎颈,飞而食肉,此万里侯相也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
过了一段时间,明帝问班固:“卿弟安在”班固说:“为官写书,受直以养老母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明帝于是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,掌管奏章和文书。然而,没过多久,班超又因为小过失被免了职。 [编辑本段]出使西域永平十六年(73年),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,班超随从北征,在军中任假司马(代理司马)之职。假司马官很小,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。班超一到军旅之中,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。他率兵进击伊吾(今新疆哈密西四堡),战于蒲类海(今新疆巴里昆湖),小试牛刀,斩俘很多敌人。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,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。
经过短暂而认真的准备之后,班超就和郭恂率领三十六名部下向西域进发。班超先到鄯善(今新疆罗布泊西南)。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,礼敬备致,后突然改变态度,变得疏懈冷淡了。班超凭着自己的敏感,估计必有原因。他对部下说:“宁觉广礼意薄乎?此必有北虏使来,狐疑未知所从故也。明者睹未萌,况已着邪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
于是,班超便把接待他们的鄯善侍者找来,出其不意地问他:“匈奴使来数日,今安在乎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?侍者出乎意料,仓猝间难以置词,只好把情况照实说了。班超把侍者关押起来,以防泄露消息。接着,立即召集部下三十六人,饮酒高会。饮到酣处,班超故意设辞激怒大家:“卿曹与我俱在绝域,欲立大功,以求富贵。今虏使到裁数日,而王广礼敬即废;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,骸骨长为豺狼食矣。为之柰何?”众人都说:“今在危亡之地,死生从司马。”班超说: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灭此虏,则鄯善破胆,功成事立矣。”有部下说:“当与从事议之”班超大怒,说:“吉凶决于今日。从事文俗吏,闻此必恐而谋泄,死无所名,非壮士也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!部下一致称是。
这天天刚黑,班超率领将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。时天刮大风,班超命令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之后,约好一见火起,就猛敲战鼓,大声呐喊。并命令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。安排已毕,班超顺风纵火,一时,三十六人前后鼓噪,声势喧天。匈奴人乱作一团,逃遁无门。班超亲手搏杀了三个匈奴人,他的部下也杀死了三十多人,其余的匈奴人都葬身火海。
第二天,班超将此事报知郭恂。郭恂先是吃惊,接着脸上出现了不平之色。班超知道他心存嫉妒,便抬起手来对他说:“掾虽不行,班超何心独擅之乎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?郭恂喜动颜色。班超于是请来了鄯善王,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,鄯善王大惊失色,举国震恐。班超好言抚慰,晓之以理,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汉朝,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汉朝作质子。
班超完成使命,率众回都,把情况向窦固作了汇报。窦固大喜,上表奏明班超出使经过和所取得的成就,并请皇帝选派使者再度出使西域。皇帝很欣赏班超的勇敢和韬略,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,对窦固说:“吏如班超,何故不遣而更选乎?今以超为军司马,令遂前功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窦固认为班超手下的人太少,想给他再增加一些。班超却说:“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。如有不虞,多益为累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 [编辑本段]功业既成班超等人向西域进发,不久,到了于阗(今新疆和田)。当时,于阗王广德新近攻破莎车(今新疆莎车),在南道雄帜高张,匈奴人派使者驻在于阗,名为监护其国,实际上掌握着该国的大权。班超到于阗后,于阗王对他不修礼貌,颇为冷淡。于阗巫风炽盛,巫者对于阗王说:“神怒何故欲向汉?汉使有騧马,急求取以祠我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于阗王派人向班超讨要那匹马,班超早已清楚事情原委,痛快地答应了。但是提出要神巫自己来牵。等到神巫到来,班超不由分说,将他杀死,把首级送还于阗王,晓以利害,责以道义。于阗王早就听说过班超在鄯善国诛杀匈奴使者的作为,颇为惶恐,当即下令杀死匈奴使者,归附汉王朝。班超重赏了于阗国王及其臣子们。
当时,匈奴人扶立的龟兹(今新疆库车县城东郊)国王倚仗匈奴的势力在北道肆行无忌。他派兵攻破疏勒(今新疆喀什市)国,杀死国王,另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,疏勒国实际掌握在龟兹人手中。第二年春,班超带手下人从小道向疏勒国进发。班超行至兜题居住的架橐城九十里的地方,派手下吏员田虑去招降兜题。班超指示说:“兜题本非疏勒种,国人必不用命。若不即降,便可执之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田虑只身来见兜题。兜题见田虑势单力孤,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。田虑乘其不备,抢上去劫持了他。变起突然,兜提手下的人惊惧奔走。田虑乘马疾驰,到班超处复命。班超当即来到架橐城。他把疏勒文武官员全部集中起来,向他们陈说龟兹种种不合理的行径,宣布另立原来被杀掉的疏勒国君的侄儿叫“忠”的当国王。疏勒人大悦。新王和一班官员要杀死兜题,但班超从大局出发,为了宣示汉王朝的威德信义,说服大家,释放了兜题。疏勒平定。
至此,班超两次出使,凭借智勇,已先后使鄯善、于阗、疏勒三个王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。
公元75年,汉明帝去世,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国乘汉王朝大丧的机会,围攻西域都护,杀死了都护陈睦。班超孤立无援,而龟兹、姑墨(今新疆温宿、阿克苏一带)等国也屡屡发兵,进攻疏勒。班超跟疏勒王忠互为犄角,首尾呼应,拒守架橐城。虽然势单力孤,但仍拒守了一年多。
公元76年,汉章帝即位,朝廷认为陈睦已死,担心班超独处边陲,难以支持,下诏命班超回国。班超受命将归,疏勒举国忧恐。都尉黎弇说:“汉使弃我,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。诚不忍见汉使去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说罢,拔刀自刎而死。班超率部至于阗,于阗国王侯百姓都放声大哭,他们说:“依汉使如父母,诚不可去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不少人还抱住班超的马腿苦苦挽留。班超见状,自知于阗父老决不会让他东回,而他也想留在这里,完成他立功异域的宏愿,便毅然决定,不回汉朝,重返疏勒。疏勒有两座城在班超走后,已经重新归降了龟兹,并且与尉头国(今新疆阿合奇)联合起来,图为大乱。班超捉捕反叛首领,击破尉头国,杀六百余人,使疏勒复安。
汉章帝建初三年(78年),班超率疏勒等国士兵一万多人,进攻姑墨,并将其攻破,斩首七百级,孤立了龟兹。
五年(80年),班超上书给章帝,分析西域各国形势及自己的处境,提出了要趁机平定西域各国的主张。
书曰:“臣窃见先帝欲开西域,故北击匈奴,西使外国,鄯善、于窴实时向化。今拘弥、莎车、疏勒、月氏、乌孙、康居复愿归附,欲共并力破灭龟兹,平通汉道。若得龟兹,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。臣伏自惟念,卒伍小吏,实愿从谷吉效命绝域,庶几张骞弃身旷野。昔魏绛列国大夫,尚能和辑诸戎,况臣奉大汉之威,而无鈆刀一割之用乎?前世议者皆曰取三十六国,号为断匈奴右臂。今西域诸国,自日之所入,莫不向化,大小欣欣,贡奉不绝,唯焉耆、龟兹独未服从。臣前与官属三十六人奉使绝域,备遭艰厄。自孤守疏勒,于今五载,胡夷情数,臣颇识之。问其城郭小大,皆言‘倚汉与依天等’。以是效之,则鳂领可通,鳂领通则龟兹可伐。今宜拜龟兹侍子白霸为其国王,以步骑数百送之,与诸国连兵,岁月之闲,龟兹可禽。以夷狄攻夷狄,计之善者也。臣见莎车、疏勒田地肥广,草牧饶衍,不比敦煌,鄯善闲也,兵可不费中国而彻食自足。且姑墨、温宿(今新疆乌什)二王,特为龟兹所置,既非其种,更相厌苦,其埶必有降反。若二国来降,则龟兹自破。愿下臣章,参考行事。诚有万分,死复何恨。臣超区区,特蒙神灵,窃冀未便僵仆,目见西域平定,陛下举万年之觞,荐勋祖庙,布大喜于天下”(《后汉书·班超列传》)。班超在书中首次提出了“以夷制夷”的策略。
汉章帝览表,知班超功业可成,非常满意,准备增加班超的力量。平陵人徐干与班超志同道合,请求奋身异域,辅佐班超。朝廷当即任命他为代理司马,派他带领一千人去增援班超。
东汉班超是谁?
班超(32—102年),字仲升,扶风平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。东汉名将,座驾:卷毛兽,兵器:冷血剑,成名经典: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”
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,其长兄班固、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。班超为人有大志,不修细节。但内心孝敬恭谨,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,不耻劳辱。他口齿辩给,博览群书,能够权衡轻重,审察事理。
班超和班固是什么关系
班固、班超以及班昭他们三人,其实是兄妹的关系。在这其中,班固作为老大,而班超则是二哥,那班昭自然就是小妹了,他们三人的父亲在东汉时期是非常有名的学者,也是一个比较有声望的史学家,他们的父亲叫做班彪。
班家这四人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之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班固作为东汉时期比较有名的史学家。他在当时的著作,就现在来说也依然是史书上非常经典的代表作品,因此有很多人称,他是司马迁之后又一位非常杰出的史学家。
班固他所写的汉书其实是在他父亲已经写好的书籍之上,再做以扩展,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父亲班彪在写作方面也是非常的杰出。班固的妹妹班昭是著名的《女戒》的作者,班昭在当时的社会之中也是非常的有名气。
在当时还成为了皇宫之中各位妃子的礼仪老师,经常会给这谢妃子们讲授关于他写在女界之中的很多的礼仪,也就是向他们传授一些关于你德方面的知识。
班超和他的哥哥妹妹不同,他最终并没有像他的哥哥妹妹一样选择通过文学的方式获得名气,反而成为了一个非常有策略的军事家。在当时的社会之中,班超为了去攻打匈奴,于是就放弃了在朝廷之上从事文官的机会。
不过由于他本身具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,所以在当时的社会之中,为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。
班超的故事
班超,字仲升,扶风平陵(今咸阳北)人,公元32年生。幼年时就胸怀大志,读书很多,明理善辩。公元62年,同母亲随往洛阳,帮助校书郎的哥哥班固编写《史记后传》。那时,北匈奴经常进犯,边境不宁。羡慕张骞、傅介子出使西域的班超,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。
至于班超出使西域,也是同汉匈战争有关。西汉后期,外戚专权,国力削弱。匈奴乘机控制了西域,实行奴隶制统,“敛税重苛,诸国不堪命”。东汉明帝时,国内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,为重新打通西域的商路,下决心击退北匈奴。
永平十六年(公元73年),明帝派遣窦固和耿忠率兵由酒泉向天山东麓进军,出击匈奴。班超随窦固出征,就开始了那漫长的军事生涯。作为假司马,他异常勇敢,带兵别击伊吾(今哈密市),战于蒲类海(今哈密巴里坤湖),多斩首虏而还。窦固看到班超很有才,为了联络西域各国,以便配合军事行动,就派他去西域进行外交政治活动。
班超携带随从36人,来到鄯善。当他觉察国王的态度由热情变为冷淡时,就判断定有匈奴人作祟。后经诈问侍者,证实匈奴派遣的使者及士兵100多人到达鄯善已经数日。当天夜里,班超率其随员36人向匈奴使者的住地发起进攻,杀死了匈奴的使者,从而解除了鄯善王的顾虑,终于使鄯善摆脱了匈奴的统治。
班超离开鄯善,西行到于阗。这个天山南道的大国,受到匈奴的操纵。迷信的于阗国又受亲匈奴的巫师指使,对汉朝进行造谣中伤。班超巧妙周旋,智斩巫师,揭露了匈奴使者的阴谋,从而使于阗归向东汉。
第二年春天,班超以过人的胆量和远见卓识,率36骑,绕开叛汉的莎车国,渡过寒冷刺骨的克孜勒河,直逼疏勒王宫盘橐城。抓住听命匈奴的的龟兹人兜题,拥立疏勒王冗子忠复位,从而恢复了东汉初以后封闭65年的丝绸之路。
疏勒地理位置异常重要。因为出河西走廊西行,丝绸之路分南北两道,然后在疏勒汇合。它是南到印度、西达中亚和欧洲的交通枢纽,又是货物的集散地。而地处雪山之侧,河流纵横,土地肥沃,是一片天然的绿洲,自然成了南疆的政治、经济和军事中心。班超以疏勒为据点,长期住守,是具有军事战略眼光的选择。
由于班超在西域外交的成功、东汉军队进击匈奴的军事胜利,到了公元74年,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脱离了匈奴的统治。于是,东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及戊己校尉府。
因中原地区连年灾荒,班超也接到了撤回洛阳的指令。这就意味着匈奴的卷土重来,西域人民将陷入横征暴敛的重负之中。所以,当班超离开疏勒的时,疏勒苦苦挽留,连都尉黎弇也以自刎的形式来阻拦他的离去。班超退到于阗,于阗“王侯以下,皆号泣曰‘依汉使如父母,诚不可去!’互抱超马足,不得行”。班超深受感动,权衡再三,只好勒马返回了疏勒。但就在这时,疏勒已经有两城投降了龟兹。班超依靠当地的力量镇压了叛变者,击败了尉头国(今乌什县境)的叛军,使疏勒得以安定下来。
当班超在疏勒住下来的时候,匈奴已经占据了天山以北和山南北道的广大地区,切断了疏勒通往内地的通路,从而使班超与东汉政府失去了联系。于是,班超首先击败了疏勒附近的匈奴,巩固了据点。然后又把莎车争取过来。最后凭借着南道诸国的支援出击匈奴。公元78年,班超率领疏勒、拘弥、于阗等国的士兵1万人,攻破了匈奴的姑墨石城(今阿克苏县境内),解除了这一地区的威胁。
班超上奏皇帝,建议增兵保护西域。东汉章帝建初五年(公元80年),派徐干为假司马,率兵千人增援班超。从章和元年(公元87年)到永元六年(公元94年),他陆续平定了莎车、龟兹、焉耆等地贵族的变乱,并击退月氏的入侵,天山南北路各地大都归向东汉,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,也保障了“丝绸之路”的畅通。
和帝永元三年(公元91),东汉政府又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府,任命班超为都护,后封定远候。他在西域活动达三十一年,曾遣甘英出使大秦(罗马帝国),至条支的西海(今波斯湾)而还。永元十四年(公元102年)八月,71岁的班超带着重病之躯回到洛阳,拜为射声校尉,九月就离开了人世。
班超死后,安葬之地没有记载。有说在今陕西华阴市区25公里处的班庄村官道旁,有说在今陕西兴平县。在今河南省还有两处,一在孟津县朝阳镇张阳村,一在襄城县……,这都反映了对这位历史人物崇敬热爱的感情。真墓尽管不在新疆,但新疆在今喀什盘橐城旧址上建起了“班超公园”和博物馆,展现他住守疏勒17年、平定西域36国、团结各族人民、安定社会的丰功伟绩。班超那宏伟雄武的花岗岩雕像,气宇轩昂,显示了他坚强勇敢的英雄姿态。园内的建筑布局和各种设施,都会把人带到远去的那个年代,感受仁爱之心、民族之情。
尽管班超靠平生戎马建功立业,实际却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“儒将”。他生在一个书香门第,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。其父班彪是史学家,鉴于《史记》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,续写《后传》60篇。兄长班固写成中国第一部断代史《汉书》、又有文学成就。妹班昭补写《汉书》的遗篇,还有《东征赋》等文学名篇。班超本人也曾任“兰台令史”,“涉猎书传”。在处理民族关系、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等方面,都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。班超的第三个儿子班勇自幼也随父身边,具有乃父作风。虽然后到洛阳为官,但过了十多年在北匈奴入侵、消灭汉军的情况下,于公元123年受命以“西域长史”的身份出使西域,收复了失地。后来写有《西域记》一书,成为《后汉书》写西域的地理环境、物产、风俗和各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参考资料。
在结束本文之前,我们是否可以产生这样一些认识:
开通丝绸之路有张骞“凿空”在前,有班超父子继之于后,才使中外文化通过这一孔道得以传递。张骞和班超不愧是中国最早的两位杰出的外交家!
有的说张骞和班超是“伟大的探险家”。当然,“探险”必须敢于“冒险”。如果一个人、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失掉了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的精神,在虎狼当道、倭寇窥测之时还不猛省,依然浸沉在贪污受贿、关门狠斗同胞的自耗之中,要想在群雄并列的当今世界站稳脚跟,那恐怕只有“等着挨宰”的份了!
丝绸之路的开通,在历史上对加速社会进程的作用与影响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。而今日走改革开放之路,换来了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,对进一步增强国力、提升国际地位的作用和影响,更是巨大而深远的了。